案例简介 Case description
190㎡二手房拆改,是佳佳夫妇方便孩子就学而购置的改善房型,房子需要从三人喜爱的不同领域进行呈现与融合,需同时多元满足琴室、书房、办公、瑜伽、亲子休闲空间。
原始结构分区较为不明,特别是生活阳台、次卫、保姆房以及过道,空气流通极差,动线不合理。而面积也存在主卧过于大,次卧逼仄的不均问题。
➊ 客厅景观阳台纳入,设计为与客餐厅空间连接的多功能休闲空间➋ 紧邻餐厅卧室拆除部分墙体,改造为半开放式琴室、书房➌ 走廊右侧,重新整合划分厨房、生活阳台、保姆房、次卧布局,使其动线合理,面积分配均匀❹ 释放主卧套房部分面积,在保证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分划出一间次卧位置
入户正对鞋柜柜门,选择拥有独特美观效果的藤编材质,增添自然松弛的视觉气息。
侧面为其安装一面不规则艺术挂镜,除日常整理着装功能外,镜面的反射效果将佳佳生活中非常喜爱绿意氛围囊括,由阳台而至的风景通过物件转化后再次获得惬意感受,让玄关、餐厅、休闲阳台形成另一条可多维感知的抽象动线。
想给予更多元、灵活的生活方式,客厅未按常规布局。而是利用轴场维度的概念完整客厅能量气场,以壁炉为中心,两侧均分,集结为一个整体态势,并将不规则的可视元素(沙发、茶几、单椅、吊灯、挂画)达成均衡的感受关系。
以大地色系中经典的沙色为基调,为不同色系、材质、形状的家具陈设释放出足够的融度。两侧的轴线分布,让空间面积、视觉尺度得到最大的释放,原本紧凑的布局呈现出更亮敞、开放、自由的状态。
孩子正值小学,处于儿童的中后期阶段,也是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所以,家长的悉心陪伴尤为重要。
客厅既是夫妇惬意放松的场域,也是孩子活动、玩耍的趣味空间。多元、宽敞的灵活布局进一步开拓了三人的内心世界,生活方式以更具象化的形式被打开。
书房保留部分墙体,中轴划分后,将美学与功能进行结合,铺贴法式浪漫的宝格丽岩板,改造为餐厅边柜使用。
打破常规思维惯性,不再拘于原始住宅的属性。扩宽的走廊、半开放书房、纳入的生活阳台与之互相借光,并以餐桌为点,收获四条充裕的行为路线,赋予家庭多样性的使用情趣。
原始景观阳台纳入,为室内引入更丰沛光线的同时,设计为可种植植物、聊天放空、阅读小憩的室内休闲空间。
两侧新建400mm小方形镂空隔断,游走间,便能收获别致的光影效果。同时也使该区域在使用时,拥有半包围的安全感受,既独立又能感知内与外的互通联结。
释放一间次卧,改造为集琴室、阅读、书房、瑜伽、办公为一体的多功能半开放式书房,16.6㎡的超大面积,是为家庭教育营造的共同学习场所。
靠墙面设计一整排到顶书架,为未来书籍储物创造更多收纳空间。在孩子作业、练习钢琴时,父母便在一旁工作或是陪伴阅读,同个空间中,保持亲密陪伴又各自独立、互不打扰。
在佳佳夫妇心里,高效率的陪伴,需要以身作则的自律。三人共同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收获一路成长的幸福与喜悦。
原始走廊封闭,光线暗淡。拓宽距离后,开放一侧书房墙体,另外加上一侧厨房、卫生间的改造后,变得开阔、明亮。
为此区域刻意营造游走动线里的别致端景,布置乐高展示架,将生活里对手工的热爱一一陈设于日常的视线当中。而从过道端部游走于客厅方向,视线底端处布置向下低垂的Artemide Falkland吊灯,让人一眼聚焦的同时,充分强调由视觉而发的纵向张力。
二手房中,厨房与生活阳台、保姆间互相连通,动线不合理,且空气流通极差。拆除次卧,将面积均分于公共区域,重新规划布局后,独立厨房。空间本无光源,于阳台一侧开窗,借由自然光线引入。
次卫原本面积较小,且需绕过厨房、保姆间才能到达。设计改造后,横向扩大空间,拆除隔墙,干湿分离。干区释放于走廊,玻璃隔断,与公区形成连接,并以此借光,充分优化原始结构缺陷。
儿童房也获得部分面积得以扩大,同时满足睡眠与储物需求。床边布置软包,给予孩子最强的舒适与安全。局部饰以可随意挂取玩偶的木质洞洞板,以及置物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喜欢的可爱世界。
本身配备的主卧面积过大,重新规划后,在满足独立衣帽间、睡眠区、卫生间后,另行释放部分面积新建一间次卧,充当亲友小憩的客房使用。
延续外部沙色为空间基调,融合温暖丰富的中性棕色、胡桃木色,渲染出柔和雅致的氛围气场,于无形中散发出独特的格调。
利用木格栅推拉门将卫生间隔开,互相独立的同时,两处区域不会感到过于闭塞。绿野仙踪岩板作为主题背景,本身自带的纹理效果浸润出自然丰富的艺术形态,完整呈现出一个富有感染力的生活场域。
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