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营销到软装设计跨度不小,是市场所趋,还是自己选择?
应该说是一种本能驱动让我不知不觉走进这个行业。当初在家居产品市场的服务过程中,我非常愿意与客户探讨产品搭配的整体性。2002年的时候,当时并没有软装的概念,但客户非常乐意接受我的很多搭配建议,我自己也享受其中。一路走过,还是很感谢客户给了我很多成长机会,才能让我慢慢的真正在这个行业沉淀下来。后来从北京到海南,海南到深圳,每一步看似自己的选择,却又感觉像是命中注定的缘份。
一个好的公司,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作为VTA的创始人,您是如何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团队呢?
说到团队,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我公司的群名,我给它起名叫【VTA战友群】,因为我觉得我们的关系更像是一群热血奋战的协作部队。我始终相信不会有一个人的面面俱到,但却会有完美的团队。在公司我并非一个独断主义者,每个人的长处不太一样,只需要放在最适合的位置上。在一定风控下,我非常愿意看到他们去尝试,哪怕会有少许试错成本,我也愿意去承担。人不要只看到眼前,要将心比心对待,团队需要想走的长远,那眼前的得失就不用计较太多。
很多人会觉得您这一路创业顺风顺水,从市场营销到软装设计,从北京到深圳。
创业远不如别人看着那么容易,公司初创时的雏形是从两个人的开始的,每天都是紧绷的精神状态,那种感觉即兴奋又紧张。有一次加班,我的另外一个小伙伴太累就睡着了,睡梦中突然她站起来,拿起桌上的电话就说:“x总,你好!”把我吓一跳,因为当时她电话根本没响过。她回过神以后当时我们以大笑结束,至今回想起来都印象深刻。但我并不希望这是工作常态,我并不想把创业一定要塑造出很苦的样子。我骨子里是一个及时享乐主义者,一直会遵循内心,想买点什么,去哪里玩,约哪个朋友,就会马上去安排实施。只要条件允许,我就尽可能忙中偷闲,及时享乐。
现在设计师们都很在意项目的拍摄效果,那么你怎么看待作品与摄影的关系。
“不为求不同而不同,只为随心不盲从”我不会为了镜头的平面效果,去故意设计出一些视觉冲击力的东西,需要去考虑更多的是做这个空间,给使用者传达的感受。我认为好的空间是比照片更打动人的。照片只是一个平面,而现场却是多维度的。不想把设计变成一次行为艺术的自嗨。
这么多年的设计工作里,您觉得您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我是一个特别投入的人,起初我们去做一个空间的时候,我都喜欢把自己转换成空间使用者的角色去想象空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产出的想法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的,但是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除了感性的想象,我学会了有系统,有技术承载和逻辑思维的去思考问题,这应该是做设计后的最大变化。我认为设计的感性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否则很容易变成任性。建立好的逻辑是需要有知识结构做承载的,所以不段的优化学习非常重要。
初识会觉得您很独立,感觉您会更适合去做独立设计师。
我是一个思想独立,但享受团队作战的人。我和我的团队都是相互依赖的状态,我本人又很喜欢热闹,天生喜欢在人群中去观察,感受别人的故事。伙伴们也经常笑话我,工作能力强大,生活能力低下。一直以来,我很少一个人出差,身边总有人陪伴,倒不是一定说是为了出差有人帮忙解决问题。对我而言,陪伴,有个人聊天,我会觉得我精神很愉悦,这或许就是适合我的一种工作方式。
您觉得在未来的设计行业中什么方面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我认为未来市场趋于理性,将迎来一个口碑胜过奖杯的时代。所以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需要经营好自己的信用背书。我能从青涩跨界到经营公司,还是要感谢我遇到的所有贵人,是很多人的信任才让我走到今天,所以我非常珍惜。我们公司客户返单率很高,这一点我除了感动,也非常欣慰。
合格的设计师必须是不断的在学习在成长的,您是通过何种方式鞭策和提升自己?
我觉得其实可以根据自己的当下需要,缺什么补什么。我和我的团队一直也在不段的学习和实践,希望让我们的知识结构变得更强。日常我们与客户沟通,团队内部沟通,都希望是有效的传达,锻炼同事们多维度的思考能力。当你所面对的人要求很高的时候,如果你的内容不够,那么你的沟通就会有局限。设计与沟通是分不开的,终究服务的是人,你没有办法体会到跟他所交流的内容,你怎么可能理解和承载的了你要做的空间呈现。所以学习知识,体验生活,增加自己生活的厚度,那么你设计的高度与宽度,也将与你的认知成正比增长。
有没有考虑过如果有一天不做设计师了,会想去干些什么呢。
如果不做设计,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导演或者演员,可以演绎不同的角色,感受不同的人生。设计吸引我的点是它自身可以在空间里面去体验不同角色的生活方式,我会觉得他和我当初想象中的初衷是相似的。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本本亲密互 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2012-现在 shejiben.com,All Rights Reserved.